運動休閒產業

運動休閒產業定義

運動休閒產業最主要的內容,是為民眾創造運動相關之休閒體驗及價值的產品與服務。它可以包含:提供消費者參與或觀賞運動的機會、提昇運動技術的產品,或推展運動、促進身心健康的支援性服務等。總而言之,凡是供給消費者運動相關之娛樂或休閒的「活動、貨品、服務、人、場地或觀念」,都可歸入運動休閒產業的範疇。運動休閒市場中的消費者群則十分龐大且多樣,如職業球隊運動員、一般民眾等,都是構成此市場的重要元素。

大體而言,運動休閒產業可再細分為兩大部分:製造業與服務業。其中,製造業部分泛指從事運動休閒相關商品之生產的製造商,例如體育用品(如網球拍、慢跑鞋、瑜珈褲)、配備(如計步器),以及運動設施(如跑步機)等的製造。而服務業的部份,則如體育用品零售商店、健身房、健身俱樂部之經營,以及運動資訊相關產業(如運動頻道、網路)等。

運動休閒製造業

運動休閒製造業涵蓋一切相關用品、配備與設施之生產,在整個運動休閒產業中扮演商品供給者的角色,因此也會受到消費者之運動偏好影響。根據美國國家運動商品協會(National Sporting Goods Association, NSGA)於2010年的統計,快走(exercise walking)為美國國內最受歡迎的運動,參與人數高達9710萬人,而跑步與慢跑(running/jogging)人數則是以每年8.9%的速度成長中。由此可見,快走/慢跑類運動在運動休閒製造業中,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,因此眾多品牌無不努力爭取此市場。

根據運動商品情報(Sporting Goods Intelligence)對全球主要運動鞋(Athletic Footwear)品牌之銷售總額與市場佔有率之統計資料,Nike與Adidas兩大品牌,分別以約35%及21%之市占率,占據市場龍頭多年。運動鞋之競爭市場中,以Nike及Adidas分別穩居第一與第二之市佔地位,並於2008年分別擁有34.7%與21.9%之市場佔有率。而Nike、Adidas這兩個品牌的持續角逐與競爭,已成為運動休閒製造業多年來的大致樣貌。

運動休閒服務業

運動休閒服務業可泛指一切從事運動休閒服務活動之產業,除了一般體育用品零售商店外,也包含健身房、健身俱樂部等事業之經營;此外,運動休閒相關資訊產業,亦可納入此範疇。

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一向不容小覷。以台灣為例,根據行政院統計資料,在2003年,服務業產值就已高達新台幣6.7兆,約佔國內生產毛額(GDP)之67.7%,高居三級產業之首。其中運動休閒服務業之年產值,則約164.5億元,佔總體服務業年產值之2.5%,仍具發展空間。若再將國內運動休閒服務業之年產值逐一細分,所佔比例排名依序為:競技及休閒體育場館業67.8億元、運動比賽業40億元,與運動用品批發零售業21.5億元。

在中高所得地區,運動休閒服務業的日益蓬勃幾乎是必然的趨勢。主因是所得提升間接增加民眾對身心保健之重視,因而希望獲取更多運動健身資訊,使得市場出現運動休閒相關服務之需求。

台灣之運動休閒市場

在台灣國內市場中,民眾之運動習慣相較歐美國家減少許多: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之統計結果顯示,只有25.4%的國人有固定運動的習慣,其中又以男性居多;而46.9%的國人每週運動天數更是不到一天。相較於美國,每週運動3次、每次30分鐘以上之人口比例高達51%(資料來源:Gallup Wellbeing),國人之運動習慣明顯較少。然而,隨著近年來國民健康保健意識的抬頭,對運動的重視也日益提升。因此,國內之運動休閒市場可說是一塊頗具潛力的新興市場。

在國內M型化社會的效應下,數量龐大、遠超中所得階級的高所得族群,也興起一塊不容小覷的高消費力市場。面對這樣的趨勢,運動休閒製造業習得了一套「M型思維」的市場策略,將部分商品「精品化」──例如邀請時尚精品品牌設計師跨刀設計聯合商品、搭配高科技精密電子儀器的運動配備、提供個人化與客製化之專項服務等,將運動休閒產業的價值加以,為的就是主攻高所得、高消費力、重視休閒保健的頂端客群。

運動休閒產業之未來發產趨勢

數位化

隨著網際網路日益發達,加上數位技術的不斷進步,接連帶動社群平台力量興起、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普及等現象。以台灣為例,國人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例,從2011年的33%上升至2012年的49.3%,擁有平板電腦的比例也達到21.2%,而擁有全球網路社群平台Facebook帳號的比例更是高達58.73%(資料來源: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)。

有鑑於這樣的市場變動,前文所述之運動休閒產業兩大龍頭Nike及Adidas,也爭相追逐這波「智慧」與「社群」的潮流,推出能與社群網路結合之電子運動配備,以及相關的智慧型應用程式,成為運動休閒產業數位化的濫觴,除了帶來全新的運動體驗外,更藉由實體運動與虛擬互動的結合,將此產業之價值提升至全新的層次。

運動休閒產業中前二大廠大舉投入數位化領域的前瞻性行動,間接預告了高科技電子技術即將改變「運動休閒」的既定框架,並創造一個新的市場需求與趨勢。

結合服務業

近年來,隨著運動休閒相關服務需求之提升,許多原本以從事生產製造為主的運動休閒企業,紛紛跨足服務領域,使得運動休閒製造業與運動休閒服務業之界線日漸模糊,甚至有相互結合的趨勢。

以上述之運動休閒製造業兩大廠Nike及Adidas為例,其過去主要服務範疇僅限少數與消費者直接接觸之零售店面。然而近年來,兩廠皆跟隨數位潮流,推出電子運動商品。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,在功能面上可以結合社群,並提供當前服務業所重視的「個人化」與「客製化」服務:例如能針對個人運動情形給予專業建議,並提供線上平台,方便使用者自行建立資料庫,上傳運動過程及相關資訊,即與服務業中「專屬健身教練」之角色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Nike與Adidas兩大運動休閒品牌的近期行動顯示,全球運動休閒產業已逐漸打破以往「製造」與「服務」的專業分工模式,朝向結合兩者,為消費者打造全面性的運動休閒體驗之方向邁進。

Leave a comment